产后出血可通过产前检查、控制妊娠期疾病、规范分娩操作、产后密切观察等方式预防。产后出血通常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产前检查:定期产检可筛查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等高危因素,及时纠正异常情况有助于降低产后出血概率。
2、控制妊娠期疾病:积极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等并发症,必要时提前住院监测,减少分娩时出血风险。
3、规范分娩操作:避免产程过快或过长,正确处理胎盘娩出,必要时使用缩宫素等药物促进子宫收缩。
4、产后密切观察:产后2小时内重点监测血压、脉搏及出血量,发现异常立即处理,可按摩子宫或使用止血药物。
建议产妇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铁剂和优质蛋白,产后早期适度活动促进恶露排出,发现异常出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