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脾胃虚寒等常见问题,操作时需特别注意温度控制与穴位选择。
1. 作用艾灸通过热力刺激特定穴位,可改善小儿风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缓解脾胃虚寒导致的食欲不振,对遗尿、发育迟缓也有辅助调理作用。
2. 穴位选择常用穴位包括大椎穴(退热)、神阙穴(调理脾胃)、足三里(增强免疫力),需根据症状在医生指导下精准定位,避免误灸危险穴位。
3. 温度控制家长需将艾条距离皮肤保持3-5厘米,以患儿皮肤微红为度,随时观察反应,单次艾灸时间不超过10分钟,防止低温烫伤。
4. 禁忌事项皮肤破损、高热、阴虚体质患儿禁用,饭后1小时内不宜施灸,艾灸后2小时避免接触冷水,出现哭闹不安需立即停止。
建议家长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小儿艾灸,配合清淡饮食与充足休息,若出现皮肤水泡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