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主要用于鉴别感染类型,常见检查目的包括细菌感染判断、病毒感染筛查、炎症程度评估以及血液系统疾病排查。
1、细菌感染判断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此时可能需要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2、病毒感染筛查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常见于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可考虑使用奥司他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但需明确病原体后用药。
3、炎症程度评估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总数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强度,数值异常升高可能提示肺炎、泌尿系感染等,需进一步完善降钙素原等检查。
4、血液疾病排查持续发热伴三系异常需警惕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病,典型表现为未成熟细胞增高、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需进行骨髓穿刺确诊。
发热期间建议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若血常规异常或发热超过3天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