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确诊需结合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等多种方法。主要诊断流程包括肛门指检、结肠镜检查、CT或MRI成像以及组织病理学确认。
1、肠镜检查结肠镜可直接观察直肠黏膜病变,发现异常肿块或溃疡时进行活检,是确诊直肠癌的核心手段。检查前需清洁肠道,过程中可能需麻醉辅助。
2、影像学评估盆腔MRI或CT可判断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扩散情况。MRI对直肠周围软组织分辨率更高,常用于术前分期评估。
3、病理活检通过肠镜获取可疑组织样本,经病理科显微镜检查确认癌细胞类型及分化程度。免疫组化检测可进一步明确分子分型。
4、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等血清标志物辅助监测病情进展,但特异性较低,不能单独用于诊断。数值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肠癌筛查。确诊后需由肿瘤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