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方法主要有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机械通气、支持性治疗。该病主要由肺发育不成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宫内感染、母体妊娠并发症等因素引起。
1、肺表面活性物质:通过气管内滴注猪肺磷脂或牛肺磷脂等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直接补充患儿缺乏的肺泡表面活性成分,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改善氧合功能。
2、持续气道正压:使用鼻塞或面罩提供持续气流压力,防止肺泡塌陷,减少呼吸做功,适用于轻中度患儿。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观察患儿血氧饱和度变化。
3、机械通气:对严重病例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或常频通气模式,维持有效通气与氧合。需密切监测血气分析,避免气压伤等并发症。
4、支持性治疗:包括维持体温稳定、静脉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措施。家长需遵医嘱参与袋鼠式护理,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专业治疗,家长应配合医护团队做好喂养护理与发育随访,定期评估患儿肺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