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多数情况下可以针灸,但需避开腰骶部及下腹部穴位,主要影响因素有针灸部位、体质状态、出血量、操作者经验。
1. 针灸部位
避开子宫相关穴位如关元、三阴交,可选择上肢或头部穴位缓解痛经等症状。
2. 体质状态
气血虚弱者需减少刺激强度,湿热体质者可适当加强清热穴位如合谷的针刺。
3. 出血量
经量过大时应暂停针灸,经量正常者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调理性针刺。
4. 操作规范
须由执业中医师评估后操作,避免使用电针或强刺激手法,防止引起经期紊乱。
针灸期间建议保持腹部保暖,避免食用生冷食物,若出现经期延长或不适需立即停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