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皮肤发红可能由局部温度刺激、毛细血管扩张、过敏反应、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通常属于正常生理反应,少数情况下需警惕皮肤损伤或感染。
1、温度刺激艾灸时局部温度升高刺激皮肤血管扩张,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停止艾灸后1-2小时可自行消退,无须特殊处理。
2、毛细血管扩张艾热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能伴随轻微灼热感,冷敷或涂抹芦荟胶可缓解症状。
3、过敏反应对艾绒或辅助材料过敏时会出现红斑伴瘙痒,可口服氯雷他定、外用炉甘石洗剂或氢化可的松乳膏,严重者需停用艾灸。
4、操作不当灸距过近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Ⅰ度烫伤,表现为持续性红斑伴疼痛,可外用湿润烧伤膏,合并水疱需就医处理。
艾灸后24小时内避免抓挠发红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现水疱、溃烂或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