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发抖可能与体温调节异常、感染性寒战、低血糖反应、流感并发症等原因有关,可通过保暖补液、退热治疗、血糖监测、抗病毒药物等方式缓解。
1、体温调节异常感冒时下丘脑体温调定点上移,机体通过肌肉震颤产热。建议增加衣物保暖,饮用温热水,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退热药物。
2、感染性寒战病原体毒素刺激引发全身骨骼肌不自主收缩。需监测体温变化,细菌感染时可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选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
3、低血糖反应感冒期间进食减少可能导致血糖降低。家长需及时给孩子喂食糖水或饼干,糖尿病患者应检测血糖,必要时使用葡萄糖注射液、胰高血糖素等急救药物。
4、流感并发症流感病毒可能引发肺炎或脓毒症,表现为持续寒战高热。需进行血常规和胸片检查,重症患者需住院接受帕拉米韦、连花清瘟胶囊等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时加用抗生素。
感冒期间保持充足休息,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若寒战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有意识改变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