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脸肿可能由创伤性肿胀、局部感染、干槽症、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冷热敷、抗生素治疗、清创处理、抗过敏药物等方式缓解。
1. 创伤性肿胀拔牙过程中器械对软组织的机械刺激可能导致局部血管渗出增加,表现为术后24小时内逐渐加重的面部肿胀。建议48小时内冰敷患侧脸颊,每次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
2. 局部感染口腔细菌侵入创口可能引发蜂窝织炎,常伴有红肿热痛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
3. 干槽症拔牙窝血凝块脱落导致骨面暴露时,可能出现剧烈疼痛伴肿胀。需由医生进行牙槽窝清创,局部填塞碘仿纱条,必要时口服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疼痛。
4. 过敏反应对麻醉药物或术后用药过敏可能引发血管神经性水肿。需立即停用致敏药物,口服氯雷他定片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进行抗过敏治疗。
术后避免进食过热过硬食物,保持口腔清洁,若72小时后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