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下垂可分为轻度下垂、中度下垂和重度下垂三类,通常与皮肤松弛、韧带拉伸、哺乳等因素有关。
1、轻度下垂乳头位置略低于乳房下皱襞但仍在乳房轮廓范围内。多见于体重波动较大或产后女性,与胶原蛋白流失、乳房悬韧带轻微松弛有关。日常可通过穿戴承托力强的内衣、补充优质蛋白、坚持胸肌锻炼等方式改善。
2、中度下垂乳头位于乳房下皱襞水平线以下1-3厘米,乳房下部明显松垂。常见于多次哺乳、快速减肥或40岁以上人群,主要因乳腺萎缩和库珀韧带弹性下降导致。建议结合射频紧肤等医美手段,必要时可考虑悬吊术等微创手术。
3、重度下垂乳头指向地面且低于乳房下皱襞超过3厘米,乳房整体呈袋状下垂。多发生于绝经后女性或巨乳症患者,与皮肤严重松弛、腺体萎缩相关。通常需要乳房悬吊术或缩乳术进行矫正,术后需长期穿戴医用塑身衣维持效果。
预防乳房下垂需注意保持稳定体重,哺乳期正确佩戴哺乳内衣,避免高强度运动时不穿运动内衣。30岁后可使用含胜肽的紧致乳液,每周进行2-3次俯卧撑或哑铃飞鸟等胸肌训练。若已出现明显下垂影响生活,建议至整形外科评估手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