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肥胖型糖尿病的首选治疗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干预、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该类型糖尿病通常与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
1、饮食调节: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全谷物、豆类、蔬菜等。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控制在总热量的45%-60%,避免高糖、高脂饮食。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2、运动干预: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利用。建议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
3、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500mg,每日2-3次、格列齐特80mg,每日1次、阿卡波糖50mg,每日3次等。药物选择需根据个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监测血糖,调整药物剂量。
4、血糖监测:每日监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了解血糖波动情况。使用便携式血糖仪,记录血糖值,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5、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减轻精神压力。戒烟限酒,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定期进行眼底、肾脏、神经等并发症筛查,早期发现并干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
非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应注重饮食与运动的结合,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选择低脂、低糖、高纤维食物,如鱼类、瘦肉、豆制品、绿叶蔬菜等。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每日步行6000-10000步,或进行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结合,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长期稳定控制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