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在10岁孩子身上虽然少见,但依然有可能发生。这主要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10岁正处于骨骼快速发育的阶段,如果长期饮食结构不均衡、户外活动少或身体存在慢性疾病,如慢性腹泻、肠胃吸收障碍等,都可能导致维生素D不足,从而增加佝偻病的风险。
1. 维生素D缺乏是主要原因
维生素D是人体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成分,它可以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帮助骨骼发育。如果10岁的孩子平时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较少,比如蛋黄、动物肝脏、深海鱼等,又缺乏足够的阳光照射,皮肤无法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就可能引发佝偻病。
2. 慢性疾病影响营养吸收
有些孩子存在慢性疾病,比如长期腹泻、肠道炎症或肝胆疾病,这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使体内维生素D水平降低。同时,这些疾病还可能导致钙和磷代谢紊乱,从而影响骨骼发育。
3. 骨骼快速生长导致需求增加
10岁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骨骼对钙和维生素D的需求量更大。如果营养摄入不足或者吸收不良,骨骼无法及时获得充足的钙和磷,就会出现软化、畸形等问题,进而引发佝偻病。
关注与行动
10岁孩子虽然不属于佝偻病的高发群体,但风险依然存在。家长们要特别关注孩子的饮食营养、户外活动和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症状,比如骨骼疼痛、走路异常、发育迟缓等情况,尽早咨询医生并采取措施。通过科学补充营养和合理的生活方式,大部分孩子都能健康成长,避免佝偻病带来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