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咯血可能由支气管血管破裂、感染加重、凝血功能障碍、剧烈咳嗽或基础疾病恶化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止血治疗、抗感染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止咳镇咳及原发病控制等方式缓解。
1、血管破裂:
支气管扩张患者因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局部血管迂曲变形,在炎症刺激或外力作用下容易破裂出血。急性期需绝对卧床并采用垂体后叶素等止血药物,必要时行支气管镜介入止血。
2、感染加重:
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体感染会加剧支气管黏膜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生素,同时配合体位引流促进排痰。
3、凝血异常:
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或合并肝病时,凝血功能下降会加重出血倾向。需暂停华法林等抗凝剂,补充维生素K或新鲜冰冻血浆改善凝血功能。
4、剧烈咳嗽:
频繁剧烈咳嗽会增加支气管内压力,诱发血管破裂。可短期使用右美沙芬等中枢性镇咳药,配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减轻气道痉挛。
5、基础疾病:
合并肺结核、肺癌等疾病时,病灶侵蚀血管会导致反复咯血。需通过胸部CT等检查明确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抗结核或肿瘤综合治疗。
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应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稀释痰液。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温凉流质,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出血期采取患侧卧位防止窒息,稳定后逐步进行呼吸操锻炼。定期复查肺功能,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感染。出现咯血量增多或伴有发热、胸痛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