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高可能与糖尿病有关,但并非所有肌酐升高均由糖尿病引起。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物,其水平升高主要反映肾功能异常,而糖尿病是导致肾功能损害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他可能因素包括高血压、肾小球肾炎、药物性肾损伤等。
长期未控制的糖尿病可引发糖尿病肾病,这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导致蛋白质漏出并逐渐影响肾功能。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肌酐排泄减少,血液中肌酐浓度随之增加。此类患者通常伴有微量白蛋白尿或显性蛋白尿,早期干预可延缓肾功能恶化。
非糖尿病因素引起的肌酐升高需考虑其他肾脏疾病或生理性原因。急性肾损伤可能由脱水、感染或肾毒性药物导致,表现为肌酐短期内快速上升。慢性肾脏病则与高血压、自身免疫性疾病、尿路梗阻等相关,肌酐呈渐进性增高。部分剧烈运动后或高蛋白饮食者可能出现一过性肌酐波动,但通常无实质肾脏病变。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血肌酐水平,控制血糖血压在目标范围。出现肌酐升高时应完善尿常规、肾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自行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每日饮水量,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若肌酐持续异常需及时至肾内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肾功能保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