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通常在15-25岁期间逐渐停止遗精,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人可能持续至30岁左右。遗精是青春期男性常见的生理现象,主要与性激素水平、生殖系统发育程度及性活动频率有关。
多数男性在青春期后期18-20岁遗精频率会明显减少。随着睾丸功能成熟、激素水平稳定以及规律性生活的建立,精液可通过性交或自慰定期排出,生理性遗精现象自然消退。此阶段通常无伴随症状,夜间遗精量少且无疼痛,属于正常发育过程。
少数男性可能因激素水平波动较大或长期无性活动,遗精现象持续至25岁后。若30岁后仍频繁遗精每周超过3次,或伴随会阴胀痛、排尿异常、精液带血等症状,需考虑病理性因素如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此时应就医排查。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刺激性饮食。内裤选择透气棉质材质,睡眠时避免压迫会阴部。若出现异常遗精现象,可通过记录发生频率和伴随症状帮助医生判断,无须过度焦虑但需及时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