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朋友您好:
1.结节性喉炎(亦称声带小结)其临床表现为小间隙性音哑,晚间加重,晨间较轻快,喉部干燥感、微痛及喉分泌物增多,好发于声带前中1/3与1/3交界处,游离缘对称性粘膜小结,水肿状,表面光滑,大小如米粒状,基底较宽充血。休息减少发声、雾化吸入、超短波理疗、适量抗生素治疗等有效。较大者须在喉镜下摘除。
2.喉结核 喉结核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喉痛,肺部大多有结核病灶共存。病变呈颗粒状,粉红色或苍白水肿,常伴有浅溃疡,覆盖脓性分泌物,后联合为喉结核的好发部位,而喉癌者罕见。进行抗痨治疗有效,活检细胞学检查和分泌物涂片,找抗酸杆菌对确诊有帮助。
3.喉角化症及喉白斑 其表现为音哑喉内不适,中年以上男性多发,喉镜见声带增厚,呈粉红色或白色斑块,周围组织常有炎性反应,多为单侧,亦可累及双侧声带,容易复发,有恶变倾向。病理活检可确诊。
4.喉癌乳头状瘤此病幼儿多发,成人可见,目前认为系病毒感染所致,常并发皮肤疣,男女无差别。主要表现为音哑,
喉镜见幼儿多在喉内各部发病,带蒂,基底比较广,呈现菜花状。成人以单个带蒂,常在声带发病,活动不受限,以男性为多,病变局限,病理检查示重度不典型增生时,应彻底切除,以防恶变。
5.喉淀粉样变 其临床表现轻度音哑,有时为喘鸣样呼吸不畅,病变好发于声门下喉前部,亦可在室带、声带发病,呈单发或多发性结节,或粘膜弥漫增厚,声带甚少固定,病程较长,病检淀粉样蛋白刚果红色阳性,弥漫性病变对皮质激素敏感。
6.Wegener氏肉芽肿此病临床表现不音哑,喉部溃疡,继发感染,常伴发呼吸困难,病理组织为坏死性肉芽,脉管炎及散在巨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常并有肺、肾病变。需病理检查确诊。
7.喉良性混合瘤 此病少见,来自小涎腺,在杓会厌襞或声门上区发病。表面粘膜光滑,边界清楚,瘤呈实性,颈部侧位X线片见边界光滑的肿块阴影,病理检查确诊意义大。
8.喉气管内甲状腺少见为胚胎期甲状腺经软骨长于气管内,好发于声门下区气管外后壁处,肿物部分在气管外,多发于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中年妇女,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月经期加重,发声正常,X线摄片见软组织阴影突入气管腔。131I扫描可见肿物区吸碘。
9.喉良性颗粒细胞瘤 此病好发于29-42岁,病变位于声带,多有音哑症状,粘膜光滑的小结直径在1cm以下,境界不清,声带活动不受限,需病理检查确诊。
10.喉浆细胞瘤此病罕见,发于中老年男性,发生于喉的各部,以会厌、声带、室带和喉室较多。表现音哑,常并发呼吸困难,喉镜见喉内弥漫性粘膜下瘤组织浸润,病变常超出喉而累及咽,病理活检有鉴别意义。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喉癌专题:http://www.fh21.com.cn/zhongliu/ha/
妊娠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高龄孕妇、超重或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既往妊娠糖尿病史者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1、高龄孕妇:
35岁以上的孕妇体内胰岛素敏感性会随年龄增长下降,胰腺β细胞功能减退,加上妊娠期胎盘分泌的激素会进一步削弱胰岛素作用,血糖调节能力降低约40%。这类孕妇需在孕24-28周进行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
2、超重或肥胖者:
孕前体重指数超过25者患病风险增加3倍,脂肪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会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内脏脂肪堆积还会导致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引发胰岛素抵抗。建议孕前通过饮食调整和适度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
3、糖尿病家族史者:
直系亲属有2型糖尿病史者患病风险提升50%,这类人群往往携带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或葡萄糖转运蛋白缺陷,表现为β细胞代偿功能不足。孕期需密切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值。
4、既往妊娠糖尿病史者:
再次妊娠时复发率高达60%,可能与既往妊娠导致的胰岛细胞功能不可逆损伤有关。这类孕妇应在孕早期就开始血糖监测,必要时进行医学营养治疗。
5、多囊卵巢综合征:
合并该疾病的孕妇常伴有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基础,妊娠期胰岛素需求比普通孕妇增加2-3倍。建议在确诊妊娠后立即进行血糖评估,并持续监测至产后6-12周。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建议在孕前3个月开始调整饮食结构,每日主食控制在200-250克,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等;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孕妇瑜伽;孕期体重增长应控制在10-12公斤范围内,定期监测血糖和尿酮体指标。产后6周需复查75克糖耐量试验,此后每3年进行一次糖尿病筛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可降低未来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