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贫血的护理措施主要有调整饮食结构、补充铁剂、监测血常规、预防感染、保证充足休息。
1、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动物肝脏、红肉、蛋黄等食物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菠菜、黑木耳等植物性食物虽然含铁,但吸收率较低,建议搭配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一起食用。避免同时饮用浓茶或咖啡,这些饮品会抑制铁的吸收。饮食应保证营养均衡,适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
2、补充铁剂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是治疗妊娠贫血的重要措施,常见药物包括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铁剂应在餐后服用,减少胃肠道刺激,可与维生素C同服促进吸收。服用铁剂后可能出现黑便,属于正常现象。若出现严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3、监测血常规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可以评估贫血改善情况,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是重要监测指标。孕中期建议每4周检查一次,孕晚期每2周检查一次。如发现血红蛋白持续下降或出现头晕、乏力加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监测过程中应记录检查结果,便于医生评估治疗效果。
4、预防感染贫血孕妇免疫力较低,容易发生感染,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会阴部护理要到位,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接种流感疫苗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保证充足休息贫血孕妇易疲劳,应保证每天8-10小时睡眠,午间可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活动时如出现心慌、气促应立即停止。采取左侧卧位休息有助于改善胎盘血液循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焦虑。家人应给予充分关怀和支持,分担家务劳动。
妊娠合并贫血的护理需要多方面配合,除上述措施外,孕妇应保持良好心态,定期产检,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如出现明显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合理规划日常生活,避免过度劳累,保证营养摄入全面均衡。适当进行轻柔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但需量力而行。家人应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共同为母婴健康创造条件。
颅内高压综合征发作时的急救措施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体位、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及时就医等。颅内高压综合征通常由脑出血、脑肿瘤、脑水肿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1、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呕吐物或分泌物,防止窒息。若患者意识不清,可将头部偏向一侧,避免舌根后坠阻塞气道。必要时使用口咽通气道辅助呼吸,确保氧气供应充足。同时避免颈部过度屈曲或扭转,以免加重颅内压升高。
2、调整体位将患者头部抬高30度左右,促进颅内静脉回流。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或剧烈搬动,防止脑疝形成。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降低脑代谢需求。若患者出现抽搐,需保护其肢体免受碰撞伤害。
3、控制血压监测血压变化,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加重脑水肿。对于高血压急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乌拉地尔注射液或尼卡地平注射液缓慢降压。血压控制目标为维持在基础血压的2/3水平,防止脑灌注不足。禁止舌下含服快速降压药物。
4、降低颅内压静脉滴注20%甘露醇注射液或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快速脱水。呋塞米注射液可与渗透性脱水剂联用增强效果。严格记录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使用高渗葡萄糖溶液,以防反跳性颅内压增高。
5、及时就医所有急救措施均为临时处置,需立即联系急救中心转运至有神经外科条件的医院。途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备好气管插管设备。入院后需紧急进行头颅CT检查,明确病因后可能需脑室引流或去骨瓣减压等手术治疗。
急救过程中禁止随意使用镇静药物掩盖症状。转运时避免颠簸,维持静脉通路畅通。患者稳定后需限制液体入量,每日不超过1500毫升。饮食选择低盐流质食物,补充足够热量。康复期应定期复查头颅影像,监测颅内压变化,循序渐进进行认知功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