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矫形器具、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足底筋膜炎通常由足部过度使用、足弓结构异常、体重负荷过大、运动方式不当、年龄因素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减少足部负重活动是基础治疗措施。急性期建议停止跑步、跳跃等冲击性运动,必要时使用拐杖辅助行走。日常可进行足底筋膜拉伸训练,如毛巾牵拉练习,每天3-5次,每次维持15-30秒。
2、物理治疗:
冲击波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可精准作用于炎症部位。冷敷可缓解急性疼痛,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夜间使用足部支具保持踝关节中立位。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局部外用扶他林软膏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严重疼痛可考虑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但需严格控制频次。
4、矫形器具:
定制足弓支撑鞋垫能改善足底压力分布。选择鞋跟有缓冲材质的运动鞋,避免穿平底鞋或人字拖。矫形器适用于合并扁平足或高弓足的患者,需持续佩戴3-6个月。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且病程超过12个月者可考虑筋膜松解术。关节镜下手术创伤较小,恢复较快。开放性手术适用于严重钙化或粘连病例,术后需石膏固定4-6周。
日常应注意控制体重以减轻足部负荷,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运动前充分热身,选择塑胶跑道等缓冲性好的场地。饮食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温水泡脚后配合足底按摩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建议水温40℃左右,时间不超过15分钟。睡眠时保持足部轻度背屈姿势,可在小腿下方垫软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