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咽炎是一种病程发展缓慢的鼻咽部粘膜的慢性炎症,常与邻近器官或全身性疾病并存。主要表现为:鼻咽干燥不适,咽喉部总有粘稠样分泌物,故患者往往频繁咳嗽,清嗓,但痰液不易咳出,常伴有恶心。严重者有声嘶、咽痛、头痛、头晕、乏力、消化不良、低热等全身或局部症状。鼻咽部检查见粘膜慢性充血,增生肥厚,覆以分泌物或干痂。鼻咽炎潜伏期1~3天不等,大多先有鼻和喉部灼热感,随后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涕、全身不适和肌肉酸痛。症状在48小时内达高峰。
急性鼻咽炎(http://www.fh21.com.cn/wgk/yy/)通常不发热或仅有低热,尤其是鼻病毒或冠状病毒感染时。可有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眼睑肿胀、咽喉黏膜水肿。咽喉和气管炎出现与否因人和因病毒而异。鼻腔分泌物初始为大量水样清 涕,以后变为黏液性或脓性。
专家提示您:鼻炎(http://www.fh21.com.cn/wgk/by/)与咽炎有一定关系,鼻炎患者易引起咽炎;鼻炎(Rhinitis)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
黏脓性分泌物不一定表示继发细菌感染。咳嗽通常不剧烈,持续时间可长达2周。脓性痰或严重的下呼吸道症状提示鼻病毒以外的病毒合并或继发细菌性感染。儿童感冒时其症状多较成人为重,常有下呼吸道症状和消化道症状(呕吐、腹泻等)。感冒多属自限性的,如无并发症,病程4~10天。
婴幼儿患者,起病急,常有高热、抽风、脑膜刺激症状及腹痛、腹泻、脱水等全身中毒症状,常被误诊为急性传染病。因此,婴幼儿出现上述全身症状,并有鼻塞、流涕、伴有发热等,应考虑到此病的可能性。上颈部淋巴结肿大及压痛有助于诊断。
咽炎 http://www.fh21.com.cn/wgk/yy/
慢性咽炎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刺激性因素、增强免疫力、控制胃酸反流、合理用嗓等方式预防。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多由长期不良刺激或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引起。
1、保持口腔卫生每日早晚刷牙并使用含漱口水清洁口腔,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饭后及时漱口清除食物残渣,避免细菌在咽部定植。定期进行牙科检查,治疗龋齿或牙周炎等口腔疾病,防止病灶感染蔓延至咽部。
2、避免刺激性因素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环境,烟草中的焦油和尼古丁会直接损伤咽黏膜。减少食用辛辣、过烫或腌制食品,限制酒精摄入。在粉尘、化学气体污染环境中佩戴口罩,降低有害物质对咽部的物理化学刺激。
3、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和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锻炼3-5次。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色蔬菜,补充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
4、控制胃酸反流晚餐不宜过饱,睡前2-3小时避免进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睡眠,减少夜间胃酸反流。肥胖者需控制体重,避免腹压增高诱发反流。反酸症状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抑酸药物。
5、合理用嗓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注意发声技巧,避免长时间高声说话或尖叫。用嗓间隙多喝温水保持咽喉湿润,可含服润喉片缓解干涩。冬季干燥季节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
预防慢性咽炎需建立长期健康习惯,尤其需注意气候变化时的咽喉保护。冬季外出佩戴围巾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夏季空调房内放置水盆增加湿度。出现咽干、咽痒等早期症状时,可尝试盐水漱口或饮用罗汉果茶缓解,若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应尽早就医排查鼻窦炎、扁桃体炎等潜在病因。日常饮食推荐银耳羹、蜂蜜梨水等滋阴润喉的食疗方,避免过度依赖含片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