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出现牙体组织缺损或形成龋洞时需要补牙。
龋齿根据发展程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浅龋仅累及牙釉质层,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或褐色斑块,此时可通过涂氟或再矿化治疗阻止龋坏进展。中龋已破坏牙本质浅层,形成明显龋洞,对冷热刺激敏感,需去除腐质后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或复合树脂充填。深龋侵及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腔,常伴自发痛或夜间痛,需先评估牙髓状态,若未露髓可直接充填,已露髓则需根管治疗后修复。对于累及两个以上牙面的广泛龋坏、邻面龋难以清洁的窝洞、以及充填物边缘继发龋的情况,均需及时清除腐败组织并修补缺损。
日常应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配合牙线清洁邻面,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发现早期龋损及时干预。
龋齿牙根发炎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缓解炎症。
龋齿牙根发炎可能与细菌感染、牙髓坏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咬合疼痛等症状。甲硝唑片能抑制厌氧菌感染,阿莫西林胶囊对链球菌等常见口腔致病菌有效。布洛芬缓释胶囊可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头孢克肟分散片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继发感染。上述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
治疗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进食过冷过热或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评估炎症控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