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掉发量增多属于常见生理现象,主要与紫外线刺激、汗液刺激、营养流失、激素波动、洗护不当等因素有关。
1、紫外线刺激:
夏季阳光中的紫外线会损伤头皮角质层,导致毛囊细胞DNA断裂和氧化应激反应加剧。长期暴晒可能引发毛囊炎性反应,加速头发从生长期进入休止期。外出时佩戴透气遮阳帽或使用物理防晒喷雾可减少伤害。
2、汗液刺激:
高温环境下汗液与皮脂混合形成酸性膜,可能堵塞毛囊开口。汗液中的盐分结晶会摩擦发干,导致毛鳞片损伤。建议运动后及时用温水冲洗头皮,避免使用碱性过强的洗发产品。
3、营养流失:
夏季新陈代谢加快会导致锌、铁等微量元素随汗液排出增多,这些元素是合成角蛋白的重要原料。同时高温影响食欲造成的蛋白质摄入不足也会影响发质。可适量增加海带、坚果、动物肝脏等食物的摄入。
4、激素波动:
人体在夏季褪黑激素分泌减少,而皮质醇水平升高,这种激素变化会缩短头发生长期。女性经期前后激素水平波动更明显,可能加重季节性脱发。
5、洗护不当:
频繁使用去油型洗发水会破坏头皮微生态平衡,高温下过度使用电吹风或扎过紧的发型都会造成牵引性脱发。建议选择pH值5.5左右的温和洗发产品,湿发时避免用力梳扯。
夏季脱发多为休止期脱发,每日脱落量在100根以内无需过度担忧。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避免高温时段剧烈户外活动。洗发频率控制在隔天一次为宜,水温不超过38摄氏度。若持续三个月每日脱发量超过150根或出现斑块状脱发,需排查雄激素性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病理性因素。
指甲空了可能是灰指甲,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真菌治疗、局部护理、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解决。灰指甲通常由真菌感染、外伤、免疫力低下、长期潮湿环境、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真菌感染:
灰指甲医学上称为甲癣,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真菌侵入甲板后会导致指甲增厚、变色、分层甚至脱落。治疗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口服药,配合环吡酮胺、阿莫罗芬等外用药物。
2、外伤因素:
指甲受到挤压、撞击等外伤可能导致甲床分离,出现指甲空壳现象。这种情况需避免继续损伤指甲,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等待新甲慢慢长出替换受损指甲。
3、免疫力低下:
免疫功能下降时容易发生真菌感染。改善免疫状态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灰指甲,可通过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方式增强免疫力。
4、潮湿环境:
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会增加真菌感染风险。建议保持手足干燥,穿透气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指甲剪等个人物品,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5、糖尿病影响: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指甲问题。控制血糖水平对预防和治疗灰指甲很重要,同时要特别注意足部护理,定期检查指甲状况。
日常护理中要注意保持指甲清洁干燥,避免过度修剪或损伤指甲。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坚果等,有助于指甲健康。穿透气性好的鞋袜,避免长时间穿湿鞋。发现指甲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对于顽固性灰指甲,可能需要数月治疗才能完全康复,需遵医嘱坚持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