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了慢性鼻炎可通过鼻腔冲洗、药物治疗、免疫调节、环境控制和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慢性鼻炎通常由过敏原刺激、免疫功能低下、鼻腔结构异常、反复感染和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鼻黏膜水肿。可选择儿童专用洗鼻器,每日重复进行1-2次。冲洗时注意水温接近体温,动作轻柔避免呛咳。该方法能缓解鼻塞流涕症状,但对伴有鼻息肉或严重鼻中隔偏曲者效果有限。
2、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浆。合并细菌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长期连续使用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防止引发药物性鼻炎。
3、免疫调节对于过敏性鼻炎患儿,可考虑脱敏治疗或服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调节免疫功能。日常补充维生素C和锌剂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接触尘螨、花粉后的反应,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免疫调节需持续较长时间方能见效。
4、环境控制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和床上用品。避免接触毛绒玩具、宠物毛发等常见过敏原。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防护口罩。环境控制需与其他治疗手段配合,单一措施难以完全缓解症状。
5、中医调理中医认为慢性鼻炎多因肺脾气虚,可选用辛夷清肺饮等方剂,配合迎香穴按摩。食疗可用黄芪炖瘦肉汤,忌食生冷油腻。推拿疗法如开天门、推坎宫等手法对部分患儿有效。中医治疗见效较慢,需家长长期坚持配合。
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多摄入西蓝花、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适量食用苹果、猕猴桃等水果。避免被动吸烟和剧烈温度变化,冬季外出注意颈部保暖。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头痛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日常可训练孩子用冷水洗脸,增强鼻黏膜适应能力。
慢性鼻炎患者一般可以吃鱼,但需注意避免辛辣烹饪方式及过敏情况。鱼类富含优质蛋白和抗炎成分,可能有助于缓解鼻黏膜炎症。
鱼类中的欧米伽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可能对减轻鼻腔黏膜充血有一定帮助。清蒸或水煮的烹饪方式更适合慢性鼻炎患者,既能保留营养又不会刺激鼻腔。带鱼、鲈鱼等白肉鱼类脂肪含量较低,更适合作为蛋白质来源。部分深海鱼如三文鱼含有丰富维生素D,可能调节免疫功能。每周食用2-3次鱼类即可满足营养需求,过量可能增加代谢负担。
对海鲜过敏的慢性鼻炎患者应避免食用鱼类,可能诱发过敏反应加重鼻塞症状。经腌渍、烟熏或加入大量辣椒烹调的鱼类可能刺激鼻黏膜,导致分泌物增多。合并鼻窦炎急性发作期时,建议暂时减少鱼类摄入以防加重炎症。个别患者食用鲭鱼等组胺含量较高的鱼类可能出现类似过敏反应。部分中药治疗方案可能要求忌口鱼类,需遵医嘱调整饮食。
慢性鼻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饮食清淡,多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水果。适当进行鼻腔冲洗可减少过敏原接触,室内保持适宜湿度有助于缓解症状。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头痛发热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滴鼻药物。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能增强抵抗力,减少鼻炎发作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