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器官主要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或卵巢和松果体等。
1、下丘脑下丘脑位于大脑底部,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或抑制激素调控垂体功能,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连接枢纽。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直接影响靶腺体的活动。
2、垂体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多种激素,调控其他内分泌腺体功能。垂体被称为内分泌系统的总指挥。
3、甲状腺甲状腺位于颈部,分泌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调节机体代谢率、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兴奋性。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甲亢或甲减。
4、甲状旁腺甲状旁腺通常有4个,位于甲状腺背面,分泌甲状旁腺激素调节钙磷代谢。该激素可促进骨钙释放、肠道钙吸收和肾脏钙重吸收。
5、肾上腺肾上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少量性激素;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参与应激反应和血压调节。
6、胰岛胰岛是胰腺中的内分泌细胞团,主要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调节血糖水平。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利用,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分解。
7、性腺性腺包括睾丸和卵巢,分别分泌雄激素和雌激素/孕激素,调控生殖系统发育和性功能。性激素还影响第二性征形成和骨骼代谢。
8、松果体松果体位于间脑,分泌褪黑素调节昼夜节律和睡眠-觉醒周期。其活动受光照影响,具有季节性生物钟调控作用。
保持内分泌系统健康需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含碘、锌、硒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海产品、坚果和全谷物。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激素分泌节律,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若出现体重异常波动、持续疲劳、月经紊乱等内分泌失调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激素水平。日常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但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影响激素平衡。
小孩过敏性紫癜的症状主要包括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和肾脏损害。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疾病,多见于儿童。皮肤紫癜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双下肢对称分布的红色或紫红色斑点,按压不褪色,可伴有轻微瘙痒。关节肿痛多发生在膝、踝等大关节,通常不会导致关节畸形。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或便血。肾脏损害表现为血尿、蛋白尿,严重时可出现肾功能异常。
过敏性紫癜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部分患儿仅表现为皮肤紫癜,而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多种症状。皮肤紫癜通常为首发症状,随后可能出现关节、腹部或肾脏症状。少数患儿可能以腹痛或关节痛为首发表现,随后才出现皮肤紫癜。极少数患儿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抽搐。
建议家长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变化,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饮食清淡,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