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孕酮的正常值在卵泡期为0.6-1.9nmol/L,黄体期为20.7-102.4nmol/L,妊娠早期为63.6-95.4nmol/L,妊娠中期为159-318nmol/L,妊娠晚期为318-1272nmol/L。
孕酮是一种由卵巢黄体和胎盘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对维持妊娠和月经周期有重要作用。卵泡期指月经周期第1-14天,此时孕酮水平较低。黄体期指月经周期第15-28天,排卵后黄体形成,孕酮水平显著升高。妊娠早期为怀孕1-12周,孕酮主要由黄体分泌。妊娠中期为怀孕13-27周,胎盘逐渐取代黄体成为孕酮主要来源。妊娠晚期为怀孕28周至分娩,胎盘分泌孕酮达到高峰。孕酮检测通常采用静脉采血,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检测结果可能因实验室方法和仪器不同而略有差异。
孕酮水平异常可能提示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异位妊娠等疾病。建议备孕女性在医生指导下定期监测孕酮,妊娠期女性出现阴道流血或腹痛应及时就医。日常可适量食用豆制品、坚果等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激素平衡。
子宫内膜厚度正常值一般为5-12毫米,具体数值会随月经周期变化。子宫内膜厚度主要受雌激素水平影响,在不同生理阶段呈现动态变化。
月经刚结束时子宫内膜最薄,通常为1-4毫米,此时称为增殖早期。随着卵泡发育,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子宫内膜进入增殖期,厚度以每天0.5毫米速度增长,排卵前可达5-7毫米。排卵后进入分泌期,在孕激素作用下内膜继续增厚至8-12毫米,腺体扩张并富含营养物质,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若未受孕,黄体萎缩导致激素水平下降,内膜脱落形成月经。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通常小于5毫米,超过此数值需警惕病变可能。超声检查是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的主要方式,经阴道超声比腹部超声更准确,测量时应选择子宫内膜最厚处进行垂直测量。
建议育龄期女性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复查对比内膜变化,避免在月经前内膜最厚时单次测量造成误判。日常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激素平衡,减少高脂肪饮食可能降低雌激素过度刺激风险。若出现月经异常、绝经后出血或超声提示异常增厚,应及时就诊排除子宫内膜息肉、增生或恶变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