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复查通常需要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血常规、激素水平检测和凝血功能检查等。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子宫恢复情况、排除残留组织及监测激素水平变化。
1、妇科检查通过双合诊检查子宫大小、质地及附件区情况,观察宫颈口是否闭合,阴道分泌物性状是否正常。可初步判断子宫复旧状态,发现宫颈裂伤或感染迹象。检查前需排空膀胱,存在活动性出血或剧烈腹痛时应暂缓操作。
2、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宫腔线连续性及肌层回声,准确识别妊娠物残留。检查时间建议在流产后7-10天进行,残留组织大于15毫米可能需要清宫处理。三维超声对宫腔粘连的早期诊断具有优势。
3、血常规血红蛋白检测可评估贫血程度,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潜在感染。流产后24小时内血红蛋白下降超过20g/L需警惕持续性出血。血小板计数异常可能影响后续治疗方式选择。
4、激素水平检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定量监测可确认妊娠组织是否完全排出,正常流产后3周应降至未孕水平。孕酮和雌二醇检测有助于评估卵巢功能恢复情况,为再次妊娠提供参考依据。
5、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D-二聚体检测,可筛查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对于反复流产或大出血患者尤为重要,异常结果需血液科会诊排除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疾病。
流产后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温水清洗外阴1-2次,2周内避免盆浴及性生活。饮食上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食物摄入,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时应立即返院复查。心理上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情绪,家人应给予充分情感支持。
癌症晚期病人通常需要复查,具体频率和项目需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案调整。
复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以及及时发现并发症。常见的复查项目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血液检查可以评估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能观察肿瘤大小和转移情况,肿瘤标志物检测则对某些癌症的进展有提示作用。复查频率通常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可能从数周到数月不等。
癌症晚期病人日常需保持营养均衡,适当活动,家属应关注其心理状态并及时与医生沟通复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