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鼻腔冲洗、激素治疗、免疫调节等方式快速有效缓解。鼻息肉通常由慢性炎症、过敏反应、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鼻息肉初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鼻喷剂如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减轻黏膜水肿,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控制过敏反应。合并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息肉体积过大者,可考虑鼻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功能性鼻窦手术能精准清除病变组织,同期矫正鼻中隔偏曲等解剖异常,术后复发率约15%-20%。
3、鼻腔冲洗:
每日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腔2-3次,可机械性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黏膜炎症反应。冲洗时保持水温接近体温,压力不宜过大,避免诱发中耳炎。
4、激素治疗:
短期口服泼尼松等全身激素可快速缩小息肉体积,适用于急性发作期。长期使用需监测血糖、骨密度等指标,疗程一般不超过2周,儿童患者需谨慎评估生长抑制风险。
5、免疫调节:
针对阿司匹林不耐受三联征患者,可尝试阿司匹林脱敏治疗。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对伴有严重过敏性鼻炎的难治性鼻息肉显示良好效果,但需定期皮下注射维持。
鼻息肉患者日常应保持室内湿度50%-60%,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及深海鱼类,限制乳制品摄入以减少黏液分泌。坚持鼻腔护理的同时,建议每3-6个月复查鼻内镜,监测息肉复发情况。合并哮喘或睡眠呼吸暂停者需同步治疗基础疾病,吸烟患者必须严格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