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检查的最佳时间通常为月经周期的第2-5天,需根据具体检查项目调整。内分泌检查主要包括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等项目,不同项目对检查时间有不同要求。
性激素六项检查通常建议在月经来潮的第2-5天进行,此时处于卵泡早期,能较好反映基础激素水平。对于闭经患者可随时检查,但需结合临床判断。甲状腺功能检查一般不受月经周期影响,但建议上午8-10点空腹采血,因促甲状腺激素存在昼夜节律变化。肾上腺皮质功能检查需区分基础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试验,前者要求在早晨8点前完成采样,后者需按特定时间点多次采血。生长激素检查需在安静状态下进行,必要时需配合低血糖激发试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检查可随时进行,但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检查前3天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和熬夜,保持正常作息。检查当天需空腹8-12小时,清晨避免过度活动,穿着宽松衣物方便采血。若正在服用激素类药物需提前告知医生,部分药物可能干扰结果。检查后按压针眼5分钟防止淤血,适当补充水分和营养。建议携带既往检查报告供医生参考,检查结果需由专业医生结合临床症状综合解读,避免自行判断。
内分泌科主要诊治内分泌系统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性腺疾病等。内分泌系统涉及激素分泌异常及相关靶器官功能障碍,需通过药物调节、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治疗。
1、糖尿病糖尿病是内分泌科最常见疾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典型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可能伴随视力模糊、皮肤感染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需结合血糖监测和饮食控制。
2、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疾病涵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炎及甲状腺结节。症状包括心悸手抖、怕冷乏力、颈部肿大等。常用药物有左甲状腺素钠片、甲巯咪唑片,部分结节需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
3、肾上腺疾病包括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多表现为血压波动、向心性肥胖、低血钾等。诊断需通过激素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可能涉及螺内酯片、酮康唑片等药物或肾上腺切除术。
4、垂体疾病垂体瘤、尿崩症、生长激素缺乏症等属于垂体疾病。常见症状有头痛、视力障碍、多尿烦渴等。治疗需根据激素类型选择溴隐亭片、醋酸去氨加压素片等,大型垂体瘤可能需经鼻蝶窦手术。
5、性腺疾病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男性性腺功能减退、性早熟等。表现为月经紊乱、不孕、第二性征异常等。常用药物有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十一酸睾酮软胶囊,部分患者需激素替代治疗。
内分泌疾病多为慢性病,患者需长期规律复诊,严格遵医嘱用药。日常应注意均衡饮食,控制体重,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出现不明原因消瘦、口渴、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内分泌科,完善激素水平检测和影像学检查。部分内分泌疾病具有遗传倾向,家族成员应定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