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患者一般不建议立即取环,需先控制炎症后再进行手术。阴道炎可能由细菌、真菌或滴虫感染引起,急性期取环可能增加感染扩散或术后并发症风险。
阴道炎处于急性发作期时,宫颈及阴道黏膜存在充血水肿,此时取环操作可能加重局部损伤,导致病原体上行感染至子宫或盆腔。常见症状包括分泌物异常增多、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疼痛等。需先通过白带常规检查明确病原体类型,细菌性阴道炎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乳膏,真菌性感染常用克霉唑阴道片、硝酸咪康唑栓,滴虫性阴道炎需口服甲硝唑片联合局部用药。炎症控制后复查白带正常方可预约取环手术。
若阴道炎症状轻微且经医生评估属于慢性稳定期,在严格消毒条件下可考虑取环,但术后需加强抗感染治疗。需排除霉菌性阴道炎复发风险,这类患者取环后易继发真菌感染。特殊情况下如节育环嵌顿、异常子宫出血等急需取环时,需在强力抗生素保护下操作,术后密切监测体温及分泌物情况。
取环前3天应避免性生活,手术当日需空腹。术后2周内禁止盆浴、游泳及重体力劳动,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复诊。日常需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碱性洗液冲洗阴道,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降低感染风险。
取完环出血一般是正常的,可能与子宫内膜轻微损伤有关。取环后出血通常持续3-7天,出血量较少且逐渐减少。若出血超过10天或伴随腹痛、发热等症状,需警惕感染或子宫损伤。
取环手术过程中,节育器从子宫内膜剥离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现少量阴道出血。这种出血通常呈暗红色或淡粉色,无需特殊处理。术后1-2天可能有轻微下腹坠胀感,与子宫收缩有关。建议使用卫生巾而非棉条,避免剧烈运动和盆浴,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少数情况下,取环后持续大量出血可能提示子宫穿孔、宫颈损伤或凝血功能障碍。异常出血常伴随鲜红色血块、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或出现下腹剧痛、异常分泌物。有多次宫腔操作史、子宫位置异常或合并子宫肌瘤者风险较高。此时需超声检查排除宫内残留物,必要时行宫腔镜探查。
取环后1个月内应避免性生活,观察月经恢复情况。正常月经来潮后,可选择其他避孕方式。若出血期间出现发热、寒战或分泌物异味,提示可能合并感染,需及时就医进行抗炎治疗。术后适当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有助于预防贫血和促进子宫内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