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起红疹可能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或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抗组胺药物、外用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治疗缓解症状。
过敏性皮炎通常由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或食用致敏食物引发,表现为皮肤红斑、瘙痒及脱屑。荨麻疹多与免疫反应异常有关,特征为风团样皮疹伴剧烈瘙痒,可能由药物、感染或冷热刺激诱发。病毒感染如风疹或幼儿急疹常伴随发热,皮疹呈弥漫性分布。治疗上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瘙痒,局部涂抹糠酸莫米松乳膏减轻炎症,感染性皮疹需联合阿昔洛韦片抗病毒。避免搔抓皮疹部位,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日常需记录可疑致敏物并回避,沐浴水温不宜过高,出现发热或皮疹扩散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打疫苗后起红疹通常属于接种后的常见反应,可通过冷敷、观察症状变化、避免抓挠等方式缓解。
疫苗引起的红疹可能与机体免疫反应、疫苗成分过敏、局部刺激等因素有关。多数情况下红疹表现为接种部位轻微红肿或散在丘疹,伴有轻度瘙痒,一般1-3天可自行消退。此时可用清洁毛巾包裹冰袋冷敷10分钟,每日重复2-3次,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若红疹持续扩散至非接种部位,伴随呼吸困难、面部肿胀或高热,需考虑速发型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临床常用抗过敏药物包括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但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沐浴搓揉注射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观察72小时症状变化。出现红疹期间忌食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