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耳蜗一般不建议打耳洞,可能损伤听力功能或引发感染。
耳蜗是内耳的重要结构,负责将声波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至大脑。该区域皮肤薄且紧贴软骨,血管神经分布密集,打耳洞易导致软骨膜炎、永久性听力损伤或瘢痕疙瘩。若操作环境不洁,还可能引发铜绿假单胞菌等特殊感染,需手术清创治疗。耳垂等软组织区域才是更安全的穿孔位置,此处血供丰富且无重要功能结构。
日常需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挤压新穿孔部位。出现红肿流脓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处理。
打了耳洞肿了可通过局部消毒、避免触碰、外用药物等方式缓解。
耳洞肿胀多与局部感染、过敏反应或机械刺激有关。新穿耳洞后1-3天内轻微红肿属于正常现象,需每日用碘伏溶液消毒2次,避免用手抓挠或挤压。若伴随黄色分泌物或持续疼痛,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对金属耳钉过敏者需更换为医用钛钢材质,肿胀明显时可短期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睡觉时避免压迫耳垂,洗头后及时擦干耳周,两周内不要游泳或泡温泉。
恢复期间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辛辣饮食,若红肿加剧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