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心病患者是否需要支架治疗取决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心肌缺血情况。主要评估指标包括血管堵塞位置、病变稳定性、心功能状态、症状严重度及药物控制效果。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主要血管狭窄超过70%且伴有持续胸痛时,通常建议支架植入。这种情况下,支架能迅速恢复血流,缓解心肌缺血症状,降低心肌梗死风险。药物涂层支架可显著减少再狭窄概率,术后需配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左主干病变或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可能需要评估是否更适合搭桥手术。
血管狭窄50-70%的临界病变,可先尝试强化药物治疗。硝酸酯类药物改善心肌供血,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肌耗氧,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若规范用药后仍有频繁心绞痛发作,或运动负荷试验显示明显缺血,则考虑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需根据GRACE评分分层决策。
急性冠心病患者无论是否植入支架,均需长期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脂和心电图。突发胸痛持续不缓解时须立即就医,避免延误血运重建最佳时机。术后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警惕出血风险,定期复查冠状动脉CT或造影评估支架通畅情况。
气管支架手术的后遗症可能包括支架移位、肉芽组织增生、感染等。
气管支架手术后,支架移位是比较常见的后遗症,可能与支架固定不牢或患者剧烈咳嗽有关。肉芽组织增生通常发生在支架两端,可能导致气道再次狭窄。感染也是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与手术创伤或术后护理不当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痰液潴留,增加肺部感染风险。极少数情况下,支架可能刺激气管壁导致出血或穿孔。
术后应定期复查气管镜,观察支架位置及气道情况。保持呼吸道湿润有助于减少痰液黏稠,避免剧烈咳嗽和过度活动。如出现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