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于狼疮性肾炎的处理方式分析

发布于 2011/10/21 16:57

狼疮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肾炎,对于狼疮性肾炎来说,中医治疗对肾脏的危害较小,适合于保障肾脏的功能不受损害。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医是如何对狼疮性肾炎进行诊断与处理的,希望能够对患者朋友们起到一定的帮助。

肾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损害最多的一个脏器,其损害可以出现在本病的任何阶段,多发生在病程的1~2年内,随着病程的迁延而增多,有的以肾炎形式开始发病,以后才出现多系统的症状,临床上肾外表现与肾脏损害不一定是平行关系,狼疮活动可以没有肾损害,但严重的肾损害多见于活动性狼疮。狼疮肾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要控制狼疮病情,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及时发现

肾损害并尽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狼疮肾的早期可以无症状或仅有乏力、腰部不适,经化验尿中可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和管型,肾功能早期正常,晚期多有改变,并且可发展成尿毒症,根据狼疮肾的表现结合全身情况中医把其分成肾阴亏虚型、脾胃两虚型、肾虚瘀滞和湿热蕴毒型。

如持续尿蛋白,腰酸、五心烦热,或自觉内热,脉细数者,为肾阴亏虚,治以滋阴补肾之法,选用六味地黄丸和相应的为化中药外敷渗透治疗,主要药物有地黄、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等,经研究本方能够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尿蛋白;如疲乏

无力、面色不华、下肢浮肿、腰酸、蛋白尿时间较长者,为脾肾两虚,治应健脾益肾,;尿蛋白伴有潜血,肢体瘀斑,局部红斑者,是肾虚血瘀所致,治以补肾活血,;如尿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腰酸腰痛、发热、心烦、浮肿、舌苔黄腻脉滑数,是湿热内聚,化热成毒的表现,治疗上利湿清热解毒,用五苓散加味或采用相应的微化中药方剂。临床有些药物能够降尿蛋白,治疗狼疮肾炎。

以上就是中医对于狼疮性肾炎的各种症状的处理,希望了解这些内容能够让读者朋友对于狼疮性肾炎有更多的了解,从而能够根据自己的健康与病情状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

详情可登录肾炎疾病专题http://www.fh21.com.cn/sbk/sy/或向专家免费进行咨询,届时专家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详细的解答。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