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功能不全的诊断方法

发布于 2012/03/06 15:00

临床上除表现不育和反复妊娠早期习惯性流产外,黄体功能不全很少有特异性症状。因此,当排除其他不育因素后,患者的月经基本规则并有排卵的不育妇女,应考虑黄体功能不全的可能性。

黄体功能不全有时亦可存在正常排卵或无排卵性周期交替出现的现象,此时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则或月经量过多。

迄今精确诊断黄体功能不全尚存在一定困难,目前可借助于以下方法诊断。

(一)测定基础体温(BBT)。但应指出,以BBT曲线变化估计黄体功能状况并不精确,因此,应以BBT作参考,选择合适的子宫内膜活检或激素测定。

(二)子宫内膜组织检查。子宫内膜组织检查是诊断黄体功能不全的重要依据之一。对经前诊刮仍应慎重,最好在内膜活检周期采取避孕措施。即使意外发现有妊娠,亦不必惊慌,应予以积极治疗,严密随访。

(三)激素测定。关于诊断黄体功能不全的血孕酮含量标准尚有争议,一些研究者认为正常值为15ng/ml为恰当。

关于不育与黄体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孕酮含量和子宫内膜组织学表现是否一致,也尚有

分歧。一般认为两者一致者占59.1%~75%。因此对不育和反复流产者,都应做子宫内膜活检和血清孕酮测定。两者可以互相补充。

(四)宫颈黏液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