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的一些血小板减少的具体症状表现

发布于 2012/03/26 17:18

血小板减少疾病是一种高发疾病,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在临床上来说有的时候是有很大不同的,为此治疗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为此就看看具体的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1、急性型常见于儿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历的90%,男女发病率相近。起病前1~3周84%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起病急促,可有发热,畏寒,皮肤粘膜紫癜。如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缓解,平均病程4~6周。少数可迁延或数年以上转为慢性。急性型占成人ITP不到10%。这是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2、慢性型,常见于青年女性,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匿,症状较轻,

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持续数天到数月。出血程度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50×109/L,常为损伤后出血;血小板在(10~50)×109/L之间可有不同程度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小于10×109/L常有严重出血,病人除出血症状外全身情况良好。

如果能够通过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及时准确的诊断血小板减少,并能够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血小板减少是完全可以快速康复的,为此,一定要了解清楚临床具体的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