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血小板减少的症状表现

发布于 2012/08/30 10:27

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常表现为出血,对人体的危害较大。血小板减少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对于慢性血小板减少来说,由于发病缓慢,症状相对较轻,常被人们忽视,因此治疗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其实,慢性血小板减少也有其自身的症状表现,了解了其症状表现,对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脾脏轻度肿大

反复发作的慢性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常出现脾脏的轻度肿大。脾肿大,血小板在脾脏滞留过多,造成血小板分布异常,引发血小板减少。

2、反复出血

此类患者常有长期皮下出血史,常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但出血症状相对较轻。持续性发作的患者,血小板持久低下;反复性发作患者,可持续数周至数月,缓解期长短不一,可为一月,数月甚至数年。由于患者长期持续性或者反复性出血,会导致全身衰弱,出现贫血、免疫力低下等情况。

3、血小板中度减少

慢性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血小板计数多呈中度减少;血小板寿命变短,约为1~3天(正常为7~14天),一般无明显贫血症状,但是反复出血可造成贫血。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