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非阻塞性无精症易感基因
发布于 2012/04/18 11:57
发布于 2012/04/18 11:57
来自南京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yinChinesemenidentifiesthreerisklocifornon-obstructiveazoospermia”的文章,通过GWAS分析揭示了3种全新的中国人群非阻塞性无精症易感基因位点,相关成果公布在2月NatureGenetics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是南京医科大学沙家豪教授,王心如教授,以及沈洪兵教授,其中沙家豪教授现任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参加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项目等多项重点项目,发表多篇国际杂志、国内核心杂志论文。
据介绍,非阻塞性无精症(Non-obstructiveazoospermia,NOA)是最常见的男性不育症类型之一,成年男性发病率约1%,目前已经了解到影响该病的几种的遗传变异形式,但对其病理生理学过程研究的很少。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收集了2927例非阻塞性无精症患者和5734例正常对照。研究人员首先用1000例非阻塞性无精症患者和1703例正常对照的基因组DNA进行AffymetrixSNP6.0芯片检测,并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然后在独立样品中进行了验证,确定1p13.3,1p36.32和12p12.1,3个染色体区域在非阻塞性无精症和正常群体存在显著性变异,这些区域是导致非阻塞性无精症发生的遗传易感因素。
这一发现对于解析非阻塞性无精症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同期NatureGenetics杂志还公布了中国科学家的另外一项成果:利用GWAS技术从中国汉族人群中鉴定出了IgA肾病的多个易感位点。
研究人员对5,704名受试者(其中包括1,434名IgA肾病患者,以及4,270名未患该病的对照个体)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随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对另一组6,167名受试者(其中包括2,703名IgA肾病患者,以及3,464名对照个体)的60个潜在SNPs进行了分析。他们鉴别出了两个易感基因,一个是位于染色体上17p13区域TNFSF13基因,一个位于8p23区域的α-defensin(DEFA)基因。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与MHC区域以及从前报道的22q12区域的关联性。
研究数据证实MHC区域的rs660895显示了与IgA肾病(P=0.003)临床分型及蛋白尿和IgA隋品的相关性。
上一篇 : 附睾梗阻也会导致无精症
下一篇 : Y染色体微缺失可导致无精症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