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的临床表现

发布于 2012/09/17 16:22

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因此把脑瘫以一个固定的形式来加以描述是非常困难的。一般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表述。

运动发育延迟

正常儿童发育是按照一定规律依次进行的,既有阶段性又是连续的过程。如果小儿基本上按照相应的月龄达到发育标准,则可以说其运动发育是正常的。如果有3个月以上的落后,侧称发育迟缓。所有脑瘫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发育迟缓。

运动过少或不随意运动

绝大多数脑瘫儿运动过少,甚至几乎不动,其中以痉挛型为主。即使运动,其运动也僵硬不圆滑。运动过多者则多伴有不随意运动。

姿势异常

姿势异常一般以异常姿势模式出现,常见的有伸肌突伸、全屈曲模式、全伸展模式、手指或足趾的不随意运动及面部的怪脸或歪扭等。

肌张力异常

所有的脑瘫患儿都有肌张力异常,这是最重要的表现。痉挛型常表现为肌张力增强,腱反射活跃,甚者出现折刀征、踝阵挛等。

继发性改变

由于运动障碍姿势异常

、长期发生痉挛及活动模式的单一,久而久之容易发生继发性改变,如腰椎前突及侧弯、胸椎后弯或圆背等。

并发损害

脑瘫是脑损伤的后遗症,因此脑瘫患儿常伴有其他脑损伤表现,如精神发育迟滞,癫痫,视听障碍,感觉异常等。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