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诊58服中药控制住白塞氏病
发布于 2012/11/21 15:34
发布于 2012/11/21 15:34
39岁的陈女士因口腔及会阴部溃疡求治于中医。患者自诉半年前开始患湿疹,首发于耳根部,逐渐蔓延至全身,瘙痒难耐,双脚脚气严重,搔抓后趾间会渗出黄色粘稠液体,未治疗,后病情加重。检查见眼膜炎性改变,舌两侧、上腭有反复发作性溃疡的痕迹,牙龈处有新鲜溃疡,大小阴唇及阴道黏膜散在分布小溃疡,白带异常,舌红苔黄厚,脉细,诊断为白塞氏病。
治拟凉血清热,利湿解毒,开处方:生地、萆薜、薏苡仁、白鲜皮、地肤子、泽泻、丹皮、黄柏、紫草、苍耳子、龙胆草,每日一剂,分早、晚2次口服,14日后复诊。
二诊:患者自诉用药后痒感减轻,检查见多处溃疡面及分泌物明显减少,舌红苔薄黄,脉细,原方去萆薜、泽泻,加土茯苓、苦参片,每日一剂,分早、晚2次口服,同时辅以清宁丸6口服,14日后复诊。三诊:患者自诉瘙痒感消失,检查见大部分溃疡已愈合,分泌物正常,以二诊方巩固治疗,一月后复诊。四诊:患者自觉无不适症状,饮食睡眠好,二便正常,检查见溃疡愈合,舌红苔薄白,脉细,达临床治愈。
中医典籍《金匮要略》中描述的“狐惑病”与现代的白塞氏病极为相似,中医认为该病是由热毒蕴于营分,湿热客于肌肤而致。
上一篇 : 清热除湿法治疗贝赫切特综合征
下一篇 : 中医药解决白塞氏病老翁溃疡疼痛问题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