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首选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发布于 2012/12/03 12:58

药物治疗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首选方式,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选用免疫抑制剂已得到逐步认同。随着病情的发展,用药目的可分为控制病情、维持治疗等,不同治疗目的可选择不同的用药方案。

1、控制病情:活动期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可采用1mg/kg强地松控制病情发展,然后逐渐减量10mg/周、5mg/周直至用药剂量为15mg/d,当转氨酶达到正常值2倍以内时可加用硫唑嘌呤1-1.5mg/kg。

2、维持治疗:病情缓解后的患者可采用强地松5-10mg/d加硫唑嘌呤50-100mg/d进行维持治疗,一年后进行肝活检,若炎性反应轻微或正常,可将强地松减量为2.5mg/d,减量后3个月后再次肝活检,若炎性存在或反应加重则恢复原用量。为保证治疗效果,采用维持治疗的时间应至少超过3年。

50%以上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治疗后可出现复发,一般发生在停药后1年内,如采用维持治疗期间出现复发,应进行长期治疗。如药物疗效不佳或已发展至

肝硬化,则宜及早进行肝移植,特别是对强地松治疗无效的失代偿期患者,肝移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