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形态发生学

发布于 2012/12/14 14:24

目前对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确切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多认为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系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血管发育异常导致海绵状扩张。临床上发现超过半数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且绝大部分在儿童期发病,先天性发育异常是目前最易接受的学说。另外还有部分学者认为血管瘤的增大及血管扩张形成与雌性激素有一定关系,内分泌的改变导致血管壁及其对压力作用的改变。临床上也发现青年妇女尤其是经产妇是本病的好发人群,而服用雌激素者往往可导致瘤体的迅速增长。

除此以外,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形态发生学还存在以下说法:①肝脏毛细血管被感染后变形,最终导致毛细血管扩张。②肝组织局部坏死而血管扩张成空泡状,坏死后的肝组织周围血管充血、扩张,最后形成空泡状。③肝内区域性血循环停滞后,致使血管形成海绵状扩张。④肝内持续性静脉血淤滞,导致静脉膨大。⑤肝

内出血、血肿机化,血管再通后形成血管扩张。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