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应用干扰素治疗的不良反应

发布于 2013/01/11 13:28

干扰素可用于乙肝的抗病毒治疗,主要通过诱导宿主产生细胞因子起作用,在多个环节抗病毒,包括阻止病毒进入细胞、降解病毒mRNA,抑制病毒蛋白转录,抑制病毒增强子活性、抑制病毒包装等。需要注意的是,干扰素治疗乙肝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主要包括:

1、类流感综合征

通常在注射后2~4小时后发生,可给予解热镇痛剂等对症处理,不必停药。

2、骨髓抑制

表现为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减少,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恢复,当白细胞计数<3.0×109/L或中性粒细胞<1.5×109/L,或血小板<40×109/L时,应停止用药。血象恢复后可重新用药治疗,但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3、精神神经症状

出现焦虑

抑郁、兴奋、易怒、等精神神经症状,出现抑郁及精神症状的患者应停药。

4、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诱发甲状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风湿性关节炎、Ⅰ型糖尿病等疾病时,亦应当停药。

除以上情况外,患者出现失眠、轻度皮疹、脱发时,可视情况决定是否停药。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