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治疗乙肝的不良反应的处理
发布于 2013/01/23 15:07
发布于 2013/01/23 15:07
干扰素可用于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主要通过诱导宿主产生细胞因子起作用,在多个环节抗病毒,包括阻止病毒进入细胞,抑制病毒蛋白转录,抑制病毒增强子活性、抑制病毒包装等等。
1、类流感综合征
可在睡前注射药物,或在使用干扰素的同时服用解热镇痛药。
2、精神神经症状
对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停药,必要时请神经精神科医师进一步诊治。
3、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部分患者可出现自身抗体,仅少数患者可诱发甲状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请专业医师进行诊治,同时停药。
4、一过性外周血细胞减少
如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75×109/L和(或)血小板﹤50×109/L,应降低药物剂量;1~2周后复查如恢复,则逐渐增加至原量;如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L和(或)血小板﹤30×109/L,则应停药。
上一篇 : 拉米呋啶对慢性乙肝的治疗
下一篇 : 干扰素治疗乙肝的适应证和禁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