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肠炎的保留灌肠治疗

发布于 2013/04/24 09:45

放射肠炎是宫颈癌患者放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可以通过保留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

保留灌肠治疗时,患者应垫高臀部,分别俯卧、左右侧卧和仰卧位,让混合液充分粘附于直肠黏膜并尽量延长药物在直肠内的时间,一般需要每日一次;10天~2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要治疗2个疗程左右。在进行保留灌肠治疗中,需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①尽量排空大小便保持肠道清洁,减轻腹压以利于药物的保留和吸收;

②插管时动作要轻柔、液体量不宜太多、注药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加重对直肠黏膜的刺激导致保留灌肠失败;

③导尿管插入肛门不宜太深或太浅一般在10cm左右,这样才有利药液覆盖整个直肠黏膜;

④药液保留时间越长越好,有报道灌肠液保留时间2小时以上才能达到疗效,6小时以上疗效最好。

⑤由于直肠前壁紧贴阴道后壁,晚期宫颈癌肿瘤也容易侵及阴道后壁和直肠前壁,腔内放疗时此处的照射剂量相对较大等原因,所以直肠前壁的放射损伤往往较重,因此应尽量延长俯卧位时间让灌肠液尽可能长时间地覆盖直肠前壁黏膜。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