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血栓性静脉炎后该怎么做护理工作

发布于 2017/03/15 18:13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的同时伴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变主要会累及四肢浅静脉和深静脉。病发时,会引起患者肢体疼痛,行走不便,严重的患者会引起局部溃疡。对患者的生活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大家在平时要做好预防措施,尽量避免该疾病的出现。患有血栓性静脉炎后,我们该做些什么样的护理工作才能够较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呢?

血栓性静脉炎的日常护理:

1、抬高患肢:卧床休息,患肢抬高略超过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浅静脉内压力,使疼痛减轻。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30°,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2、避免碰撞伤肢:在护理过程中嘱患者注意安全,严防再次碰撞伤,这是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

3、加强静脉血管的保护:急性期患者需大量静注扩血管、抗凝及溶栓药物,发热患者需输注抗生素。为保护静脉血管,每日热敷穿刺处2次,做好静脉炎的注意事项,预防浅静脉炎的发生,这也是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

4、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颜色的变化:如患肢周径不断增加,说明静脉回流受阻;颜色加深,温度升高说明出现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置。

5、下肢静脉炎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肺栓塞。临床护理时若发现患者有咳嗽、胸闷胸痛、口唇紫绀、咯痰带血等应引起高度重视。除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外,还应及时将情况通知医生。

患者们需要了解疾病知识,解除心理上的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只有这样才能争取早日康复。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