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的中医及西医病因病机

发布于 2017/04/07 18:05

相关皮肤科专家介绍说,冻疮是由于寒冷刺激导致的局限性皮肤损害。冻疮好发于冬季或者初春,对于冻疮的出现,相关皮肤科专家介绍说,应该早发现早治疗。那么,下面冻疮的中医及西医病因病机。

冻疮是人体遭受寒邪侵袭所引起的局部性或全身性损伤。相当于西医的冻伤。临床上以暴露部位的局部性冻疮为最常见,局部性者常根据受冻部位的不同,分别称为“水浸足”、“水浸手”、“冻烂疮”等;全身性冻伤称为“冻死”,西医称为“冻僵”。

冻疮病名始见于《诸病源候论》。本病的特点是:局部性者以局部肿胀发凉、瘙痒、疼痛、皮肤紫斑,或起水疱、溃烂为主要表现;全身性者以体温下降,四肢僵硬,甚则阳气亡绝为主要表现,若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外科正宗》谓:“冻疮乃天时严冷,气血冰凝而成”。概括地说明了冻疮的发病原因主要为寒冷。人体遭到严寒侵袭后,尤其是在潮湿、刮风、防寒设备不良、衣帽和鞋袜紧小、长时间不活动等情况下更易发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若平素气血

衰弱疲劳、饥饿、对寒冷敏感,亦容易导致本病发生。寒邪侵袭过久,耗伤元气,以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凝滞而成冻疮;重者肌肤坏死,骨脱筋连,甚则阳气绝于外,荣卫结涩,不复流通而死。此外暴冻着热、暴热着冻也可导致气血瘀滞而坏死成疮。

西医学认为冻疮是因肌体受低温侵袭后,体温调节中枢失常,血液循环障碍和细胞代谢不良,继之复温后的微循环方面的改变,是冻伤引起组织损伤和坏死的基本原因。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性损害,多由于长期接触寒冷与潮湿,导致血管收缩,久之扩张,静脉瘀血,大量血液渗出而致。此外,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外周血液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及多种慢性疾病有关。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