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与精神分裂症发作的关系是什么

发布于 2017/06/20 17:57

心理因素与精神分裂症发作的关系是什么呢?任何疾病的出现都会有一定的因素,而我们也知道精神分裂症的出现原因极其复杂,可能还会包含生活的环境因素和其他的刺激因素等等,那么心理因素是不是也是其一呢?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病前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

一个人是否健康,衡量的标准有很多。概括起来,大家一致认为,健康的定义和概念,要包括躯体和精神(心理)两个大的方面以及这个人的身心是否能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以往较多地做了躯体健康的科普宣传,对心理健康却讨论较少。近年这方面已引起心理学家与精神病工作者的重视。

采用5条青年心理健康标准作调查工具,并将这5条各划分为优、良、中、差、极差5个等级,对病人病前心理健康进行调查评定。结果,从每个病人在每一条心理健康标准中的得分可以看出,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心理健康都存在着某些方面的问题。

心理健康标准的第1条是智力。52例中其评定分数均在优和良的分数线内,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智力水平是正常的。第2条人格的完整性。52例全部得分在中等水平以下。他们有的自幼胆小怕事,孤独内向,少与人交往;也有的表现多疑、敏感等具有较典型的分裂样人格。第3条心理特征为是否和年龄相称。52例中有42例(百分之八十)评分在中等水平以下,他们表现安静,不爱活动,与青少年活泼热情的心理特征不相符。52例患者表现在第4条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上的低水平,也是很突出的,其中47例(百分之九十)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评分在中等水平以下。心理健康标准的第5条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52例中有百分之七十的病人都在良好水平以上。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可能与病前心理健康状况有关。突出表现在人格的偏离、人际关系的适应不良两个方面。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是自幼性格怪异,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容易和别人格格不入,从而人际关系紧张,进一步发展为心理冲突,成为引起发病的刺激因素。可见,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是防止精神分裂症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