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脑瘫的常见误区
发布于 2015/11/27 16:01
发布于 2015/11/27 16:01
面对新生儿脑瘫,很多家长没有足够的了解,对孩子已经表现出的症状不能做出及时反应,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其实相当一部分家长对脑瘫了解的不够,存在很多误区,这对孩子的治疗是很不利的,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新生儿脑瘫的常见误区有哪些吧。
误区一:有的家长虽然发现孩子在半岁前有不明原因的哭闹、吃奶差、过于安静,以及受惊吓时出现身体打挺等现象,但只是简单地认为孩子年龄小,身体弱,是不是感冒了?是不是消化不好?是不是传染其他疾病了?
误区二:早产儿的家长见到孩子翻身、趴卧、坐、立、走等运动发育落后于其他的正常同龄儿时,往往会简单地认为是早产的原因造成的,孩子会随着自然生长发育慢慢地恢复,常常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
误区三:家长发现小儿在运动中出现不正常的姿势时,常常以为是孩子骨骼与肌肉出现了问题,而贻误了就诊时机。
误区四:一旦经过医生确诊孩子为脑性瘫痪时,家长往往最先采取的态度是盲目地四处求医,盼望通过常规的“打针、吃药”来解除患儿的运动功能不良状态。
误区五:家长将患儿“治愈”的希望寄托在手术治疗上,而忽略了术后的康复训练,造成一部分患儿功能改善不明显或“复发”。
误区六:有一部分中重度脑瘫患儿的家长,只单纯地对患儿寄希望于功能训练、装配矫形器等非创伤性治疗,而忽视脑瘫患儿普遍存在的肌肉长期高度痉挛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延误了进一步功能改善的机会。
误区七:有些医务人员强调运动训练可以代替一切;另有医生则过度夸大手术的“有效性”;也有的医生不分原由让就诊的
脑瘫儿童都做高压氧治疗等单一的治疗。
看到这些误区,家长朋友们,你们有吗,如果有可要及时纠正,去权威脑瘫治疗的医院接受治疗,虽然要付出比一般家庭更多的心血,但是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更重要呢,我们要有信心,坚持治疗,孩子一定会康复的。
上一篇 : 新生儿脑瘫的治疗方法
下一篇 : 中年人脑瘫康复治疗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