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肌张力不全型脑瘫中医治疗方法好吗

发布于 2015/12/16 12:59

肌张力不全性脑瘫脑瘫类型的一种,也是比较特殊的一种,那么对于这一种特殊类型的脑瘫用中医医疗的话效果如何,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一次探讨,便以女子肌张力不全型脑瘫中医治疗为话题,来一次探讨。

中医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培养生活自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有残疾,唯恐受委屈,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有求必应,什么也不干,处处包办代替,养成过分依赖性,甚至到十余岁,还不能进食、穿衣服、大小便。因为从小未有锻炼机会,将使孩子残留肢体功能丧失,甚为惋惜。故一定从小训练孩子多种多样的生活技能,他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们自己去锻炼,培养生活自理是轻度

脑瘫治疗方法重要组成部分。

二、合适的坐姿:不良的坐姿极易造成脊柱畸形。为了使痉挛型病儿保持在平面上坐位时骼关节屈曲90度,背部充分伸展,家长可跪病儿身后,用腹部顶住其腰部,将双上肢从其腋下穿过,阻止肩胛内收,同时用双手分开孩子的双腿,并按压膝关节使其下肢伸直,轻度脑瘫治疗一定要注意对合适坐姿的训练。

三、手功能训练:脑瘫儿的病情一般是下肢重于上肢,上肢多保留一定的功能,家长应经常让病儿手抓住物体,继而抓捏和玩耍。这些训练有利于手的功能发育,同时也促进智力发展。进一步开展精细动作的训练,就是眼和手协调协动作。即手指根据眼睛的估察,大脑的支配和调节,有目的地做一些精确度较高的动作,手功能训练对轻度

脑瘫治疗会有所促进。

中医认为脑瘫的发生从根本上是阴阳的相对平衡受到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因此在治疗时应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才能有助于治愈疾病。脑瘫调整阴阳的治疗多采用滋养肝肾的方法。中医理论认为邪气盛,精气就会变得亏虚,脑瘫治疗应扶正祛邪,儿补虚泻实是扶正祛邪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正虚则应扶正,邪盛则应祛邪,扶正与祛邪同时并举,适用于正虚邪实的病症。脑瘫患儿先天禀赋不足,精气不充是其病本,气血运行不畅,四肢不能协调运动是其病标。在临床用药

治疗脑瘫时,在急性期应采用先治标再治本的法则,缓解期在进行标本兼治。

中医理论中除了中药治疗外,还包括很多治疗方法。在脑瘫治疗时,可以针药并施、多法并治,疏通经络,使筋肉得到滋养,有利于提高疗效。

补天益气养阴安神散:龟甲胶、炒枣仁、麦冬各30g,鹿角胶、枸杞子、山萸肉、当归、五味子、盐炒黄柏、菖蒲、土茯苓、炒白术各20g。将上药轻焙干,共研细末,3~5岁者每服3~5g,6~lO岁者每服6g,日服2次,白开水冲服。

治五迟方:鹿角、党参、牛膝各6g,枸杞子、熟地黄、茯苓、当归、白芍、山药、菟丝子各10g,水煎服,每日l剂。

行迟散:干生地黄、酸枣仁(酒浸去皮炒香)、辣桂、白茯苓、防风、当归、川芎、牛膝等份研末,每服4。5g,以粥调饮,次入好酒数滴再调,食前服,每日2次。

中医传统手法治疗筋伤疾病有悠久的历史。我们运用点穴推拿手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有活血化瘀、平肝熄风、健脾益气、调和阴阳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血运,松解软组织粘连,缓解肌肉挛缩,纠正软组织挛缩引起的肢体畸形,改善肢体活动功能。对促进脑性瘫痪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防止肢体畸形的出现和加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