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的四大预兆

发布于 2017/09/04 09:11 复禾健康

小儿咳嗽的四大预兆是什么呢?有很多家长都知道咳嗽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在儿科门诊,有60%~70%的孩子是因为咳嗽而就诊的。有些还咳嗽持续1个月甚至2个月以上,有些孩子则表现为反复咳嗽,前一次咳嗽刚好没几天有出现咳嗽,家长为此非常焦急。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小儿咳嗽的四大征兆以及治疗策略如下:

1.呼吸道感染与感染后咳嗽:除了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和细菌外,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也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原。当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咽痛、流涕等消失后,咳嗽症状持续超过4周要考虑感染后咳嗽。治疗原则是急性期应根据可能的病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者选择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如咳嗽迁延,应针对气道高反应性采取措施。

2.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以干咳为唯一症状的非典型哮喘,是引起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特点有:(1)持续咳嗽>4周,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后咳嗽加重,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过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2)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症状明显缓解;(3)肺功能检查示气道高反应性;(4)有过敏性疾病史,过敏原检测阳性可辅助诊断。治疗原则同典型的支气管哮喘。

3.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各种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鼻息肉、腺样体肥大等上气道疾病可引起慢性咳嗽,既往诊断为鼻后滴漏(流)综合征,意即鼻腔分泌物通过鼻后孔向咽部倒流引起的咳嗽。临床特点有:(1)慢性咳嗽伴或不伴咳痰,咳嗽以清晨或体位改变时为甚,常伴有鼻塞、流涕、咽干并有异物感、反复清咽、有咽后壁黏液附着感;(2)检查鼻窦区可有压痛,鼻窦开口处可有黄白色分泌物流出,咽后壁滤泡明显增生,呈鹅卵石样,有时可见咽后壁黏液样物附着。治疗关键是治疗上气道病变,咳嗽症状可随之消失。

4.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由于胃内容物频繁逆流入食管,刺激咽喉部而引起干咳。临床特征有:(1)阵发性咳嗽,多发生于夜间;(2)症状大多出现在饮食后,喂养困难。部分患儿伴有上腹部或剑突下不适、胸骨后烧灼感、胸痛咽痛等;(3)

婴儿除引起咳嗽外,还可致窒息、心动过缓和背部呈弓形;(4)可导致患儿生长发育停滞或延迟。(5)24小时食道PH监测及试验性抗酸治疗有助于诊断。治疗关键是抗反流,随着反流减少其咳嗽症状减轻。

咳嗽是呼吸道感染后最常见的症状。咳嗽本身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当呼吸道有炎症、分泌物增多或有异物时,通过咳嗽把分泌物等咳出,有利于机体的恢复,盲目的镇咳是有害无益的。孩子出现咳嗽,大多数是呼吸道感染所致的,最常见的是感冒和支气管炎。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一般经过3天到1周的治疗可痊愈或自愈。以上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有关咳嗽的四大预兆的大致介绍,相信读者朋友可以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更好的照顾好自己的小孩。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