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怎么才能治好吗

发布于 2017/09/28 15:47 复禾健康

蛋白尿是肾病的一大典型症状,但尿蛋白漏出的多少并不能体现肾病病情轻重,一般来说蛋白尿分为,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蛋白尿,那么蛋白尿怎么才能治好吗?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在微小病变型肾病,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部分膜性肾病和早期病变的膜性增殖性肾炎及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炎患者,多呈现选择性蛋白尿,表明小网肾小球滤过膜的损害较轻。

非选择性蛋白尿,指蛋白质电泳特点是大分子和小分子蛋白质同时出现,表明小网肾小球滤过膜的损害比较严重。

有肾病的专家指出,蛋白的缺失的多少,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是没有什么比例关系的,肾病轻的人,不一定就是尿蛋白就少,肾病重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尿蛋白多。

相反,一些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及新月体性肾炎,其病理损害严重,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能只有几克。所以治疗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肾脏病理类型、损害的情况及肾功能情况。

另外,也要看病人能否与医生合作,是否注意防止复发诱因的出现如感冒,劳累,腹泻等,是否能坚持治疗,是否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饮食,肾炎病人出现大量蛋白尿,一般可以通过饮食来补充,认为肾炎病人不能吃含蛋白质的食物的观点是错误的,片面的,即使对慢性肾炎发展到晚期——尿毒症期的病人,也主张给吃高质量的低蛋白饮食。

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控制在0.6~0.8克每公斤体重。尿毒症病人,在透析治疗期间,尤其是进行腹膜透析时,每日进食蛋白质的量应增加,约1.2~1.5克每公斤体重。

肾病综合征患者,尿中丢失大量蛋白质,如肾功能正常者,主张进食高蛋白质饮食,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减轻水肿及改善或增强机体抵抗力。

如果肾炎患者出现氮质血症,或早期肾功能不全时,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否则会加速肾功能恶化。总之,不同的病情,应采用不同的饮食食谱。

当肾病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时,也不必过分恐慌,当小量蛋白尿出现时,也不能过分忽视病情的严重性,最好及时确诊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蛋白尿的方案。从肾脏病理损伤角度彻底恢复肾脏功能,消除蛋白尿。

以上就是介绍了关于蛋白尿的治疗方法。其实,像其他一些疾病也是这样,需要药疗而且还需要食疗,需要从各个方面加以辅助,这样才可以达到我们所预想的效果。并且,还要拥有一个好的心态,一颗阳光般灿烂的心,这样或许我们有更大的机会战胜病魔。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